找到相关内容17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灭苦之道》的前言后语

    夏安居之后,带同尊者阿难等一行比丘离开毗舍离城,以老病之躯来到拘尸那罗,接着便在双树之间入灭了。另外在王舍城安居的迦叶比丘一行,则于佛陀入灭七日之后才赶到。将佛陀的遗体火化之后,迦叶比丘为正法的存续作了...

    法遵比丘尼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0962305.html
  • 快乐的蓝图(下)

    、受、奉行这样的道路。”  科学家兼历史学家的威尔斯给佛教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伦理体系,并把佛陀列为古今独一无二的伟人。在其一历史纲要”一书中,他说:  “在世界广大地区中,它还存续著。在跟西方科学...

    摩晒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80366050.html
  • 中国观音信仰传播历史的基本特征

    选择推广的结果,而是中国社会与文化选择接受的结果。还有智慧解脱型观音信仰,尽管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入中国,可是直到唐玄奘之后才兴盛起来,这也是被动调和的一种体现。另外,密教观音信仰在晚唐以后为了在中国存续...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2469821.html
  • 中国佛教禅观的本质与特色

    还是在于其自悟的特质。  结语  中国佛教发展二千年,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特有之禅观体系,然而世间之无常性,使中国禅观之存续因缘一直在变动著,在十九世纪以前的中国佛教,恐怕从未面对内因外缘如此之大变化,...

    惠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2769823.html
  • 圆光佛学院净土课程现况及省思--旁及福严及慈光禅学院

    当时我国佛教之末法思想非常普遍,佛教之存续问题,已形成一种危机。当时又有三论宗诸师,以净土往生之说为有相之见,注释摄大乘论之诸家并认为念佛为“别时意”,诸多排斥净土法门,故道绰于此书中亦多有论辩。  又...

    性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3469829.html
  • 中国禅宗在日本

    中国禅宗在日本   [日]冲本克己 著   蔡 毅 译   禅宗是生根、成长于中国大地的中国佛教,它形成于唐代中期,在中国全土普及后,又传入构成东亚文化圈的各个地域。现在禅不仅在中国本土,在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也依然存续着它古老的生命。在这些风土各异、文化互别的地域流传的禅,保持着一种怎样的状态?这里拟对传至日本的禅做一番概观。   为了确定本文论述的角度,我想先考察一下文化传播的基本形态。什么...

    冲本克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3671297.html
  • 学诚法师: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重大问题。能否切实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人类已有文明成果的存续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死存亡。   这个巨大的危机,这个空前的困境,源于世界的不和谐。人类对大自然无限度的...

    学 诚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1773250.html
  • 继承传统 适应当代——佛教发展的必由之路

    就是佛教脱离民众的开始。经过唐末五代战乱的洗礼,佛教各大宗派渐趋衰颓,除禅、净二宗因其简便易行得以存续外,其他各宗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蹶不振,虽在宋明稍有复兴气象,但终究难续前缘,隋唐佛教的鼎盛一去...

    觉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2673683.html
  • 大圆满龙钦宁体能显遍智妙道前行仪轨

    五他圆满   我虽于此一切获圆具 寿命存续依众缘决定 随即流转到达他世间   愿转念心向法格热知 不行卑下谬道尊遍知 具大恩德无二上师知   2.人身难得   由此暇满人身作无义 彼后所修难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1010483765.html
  • 慧远的“因果报应”论新诠

    ,认为人死如薪尽火灭,怀疑精神能在死后永恒存续。戴逵还从自己一生饬身正行而“荼毒备经”的遭遇,怀疑因果报应之说,向慧远致书请教,认为“积善积恶之谈,盖是劝教之言耳”,并著《释疑论》陈述其疑惑。...

    郭淑新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2993377.html